二氧化钛(光触媒)的危害

  美国科学家综合研究后得出结论,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二氧化钛(TiO2)纳米粒子,会造成小鼠全身性遗传损伤。该发现再次引起了对纳米粒子安全性的关注。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《癌症研究》杂志上。

  过去,二氧化钛纳米粒子被视为是无毒的,因为它们不会激起化学反应。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强森综合癌症研究中心病理学、放射肿瘤学和环境卫生科学教授罗伯特·席斯特尔的研究表明,二氧化钛纳米粒子一旦进入体内,会在不同器官中累积,导致单链和双链DNA断裂,并造成染色体损伤以及炎症,从而增加患上癌症的风险。

  研究人员给实验小鼠的饮用水中加入了二氧化钛纳米粒子,在饮用这种水后的第五天,小鼠体内便呈现出遗传损伤。

  席斯特尔指出,钛本身具有化学惰性,但当粒子变得越来越小后,反过来其表面相应会变得越来越大,粒子表面与环境间相互作用,会引发氧化应激反应。这些粒子太小,可以到达身体的任何部位,甚至可以穿过细胞,并干扰亚细胞机制,而身体却没有办法来消除它们。

这是一种新型的毒性机制,亦是一种物理化学反应。“可能某些自发性癌症就与暴露在这些粒子之中有关。”席斯特尔说,“对于这些纳米粒子,有些人会比其他人更敏感。我认为人们对这些纳米粒子的毒性研究还不充分。席斯特尔称,研究首次显示了纳米粒子具有如此效果。他说:“这是第一个关于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引发的遗传毒性的全面研究,这种遗传毒性可能由与发炎或氧化应激相关的次级机制引发的。目前这些纳米颗粒的应用在逐渐扩大,此类发现引起了对于其潜在健康危害的关注。席斯特尔指出,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制造是一个庞大的产业,年产量大约200万吨。不仅在油漆、化妆品、防晒油和维生素中含有这种粒子,在牙膏、食用色素、营养品以及其他数百种个人护理产品中都可以找到它的身影。席斯特尔建议人们使用乳液防晒油,因为纳米粒子不能通过皮肤,而喷雾防晒产品可能被吸入体内,使得纳米粒子在肺部聚积。

  接下来,席斯特尔和他的小组将继续研究,分析有DNA修复缺陷的老鼠暴露在这种纳米粒子环境下的状况,希望能找到一种方法来预测哪些人会对这类纳米粒子特别敏感。

版权所有:孟先生  手机:17792769055   邮箱:459669250@qq.com   晋ICP备17005419号-1   技术支持:兄弟网络